#釋放黎智英:在這場具里程碑意義的庭審中,香港出版人黎智英將出庭作證,無國界記者就其所受長期監禁示警

《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具里程碑意義的國安法案審理進入關鍵階段,這名香港出版人將出庭作證,無國界記者(RSF)對黎智英長期遭單獨囚禁提出示警,並再次要求立即釋放他。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香港,在這起荒謬的國安法案件中,遭受指控的黎智英將首次出庭作證,此案開審至今已整整11個月,距他因其他虛假指控遭到監禁已將近四年。香港當局的策略顯而易見:拖延和混淆視聽,希望全世界因此遺忘黎智英。但我們不會忘記,我們必須繼續奮鬥以使其獲釋,為他一生所堅持的新聞自由價值而戰。對香港和全球新聞業與新聞自由而言,黎智英的遭遇極為重要。」
黎智英的庭審從最初便因當局違反規定和正當程序而遭破壞。訴訟程序原定將在無陪審團的情況下進行80天,但由於不斷拖延,此案在法庭上所耗費的時間已超過92天。此外,檢方所採用證詞來自一名據傳遭受酷刑、被強行關押於精神病院的「證人」。
檢察官引用150多篇《蘋果日報》文章作為所謂的「煽動性刊物」例證,並指名黎智英在過去數年間曾聯繫的多位人權捍衛者為勾結外國勢力「同謀」。在7月24日的最後一次聽審中,三名法官裁定對黎智英的所有指控證明屬實。
過去30年來,黎智英一直致力於維護新聞自由的價值。他在1995年創辦《蘋果日報》,該報為僅存少數敢於公開批評北京政府的主流報刊之一,在香港蓬勃發展的媒體界領先群倫。
無國界記者代表團於2023年12月訪港觀察其案件開審,與外國外交官和黎智英家人一同出席法庭。2024年4月10日,在黎智英案進行另一次聽審前,無國界記者代表白奧蘭(Aleksandra Bielakowska)在香港國際機場遭拘留訊問後被驅逐出境。歐洲議會於4月25日通過決議譴責香港當局「阻礙監督庭審」。
新聞自由一落千丈
過去四年來,國安法已成為中國政府打壓香港記者和新聞自由捍衛人士的工具。黎智英和《蘋果日報》的六名資深員工已遭當局依國安法起訴,而該報也於2021年被迫停刊,此舉被普遍視為香港新聞自由的喪鐘。
香港排名從20年前的第18名大幅下滑,如今在無國界記者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所調查的180個國家地區中名列第135。第172名的中國仍為全球監禁記者人數最多國家,目前至少已關押123人,其中11人位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