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無國界記者監看黎智英的歷史性國安法案件開庭審理
![](/sites/default/files/styles/mobile_entete_full/public/medias/image/2023/12/CPJIMMYLAI2%20%281%29%20%281%29.png?h=3fbf7f55&itok=S4BiaiG3)
無國界記者(RSF)代表團前往香港,監看《蘋果日報》出版人黎智英的歷史性國安法案件開庭,這名新聞自由象徵人物可能因捏造的罪名而在牢中度過餘生。
無國界記者亞太區辦事處倡導經理白奧蘭(Aleksandra Bielakowska)和計畫經理夏塔熙(Shataakshi Verma)組成代表團,於2023年12月18日出席黎智英案在西九龍法院的開庭,兩人從早上5點開始排隊以確保可入席法庭。在嚴苛的《國家安全法》(NSL)下,這位獨立報紙《蘋果日報》創辦人被控「勾結外國勢力」,並可能因此面臨終身監禁。
美國、歐盟、英國、澳洲、加拿大的外交官及黎智英家屬等百餘人入席主法庭。法庭上部署了大量警力,76歲的黎智英身著西裝入場,身形似乎較以往消瘦。這是他自2021年後首度在監獄外露面。在香港當局數度推遲後,其審判預計將在不設陪審團的情況下持續80個工作日。
「無國界記者長期以來不斷為黎智英獲釋奔走,其案件已成為香港局勢與全球新聞自由的象徵。出席這場具里程碑意義審判的開庭、見證歷史性的訴訟,讓法庭和香港當局看見全世界都在關注此案、拒絕對司法不公視而不見,這一切極為重要。我們再次呼籲當局遵守法治原則、立即釋放黎智英。」
開庭前夕,英國外交大臣卡麥隆(David Cameron)發表聲明,表示黎智英之所以遭到針對「顯然是企圖阻止他和平行使言論和結社自由的權利」。他呼籲香港當局停止起訴並釋放黎智英,在黎智英的國際法律團隊、無國界記者和其他多個非政府組織遊說數月後,這是英國政府首次公開呼籲當局釋放英國公民黎智英。
2020年12月至今,無國界記者新聞自由獎得主黎智英被關在最高安全級別監獄,他已因其他捏造的罪名而被判處五年九個月徒刑。過去25年來,他在香港不斷努力維護媒體多元和新聞自由的價值。
開庭不久前,法國第三大城里昂市於2023年12月9日授予黎智英榮譽市民身份,以表彰他爭取新聞自由的終生奮戰。今年稍早,世界各地的知名出版人、編輯和國際公眾也響應無國界記者的號召、要求 #FreeJimmyLai(釋放黎智英)。
新聞自由的堡壘崩塌
無國界記者代表團曾於2023年6月出訪香港,以評估記者在安全方面的需求,其時距北京為打壓這塊前英國殖民地的獨立聲音而通過之《國家安全法》生效已有三年。代表團並出席兩名立場新聞前主編「發布煽動刊物」案件聽證,該媒體於2021年被當局強迫關閉。在2021年12月29日被捕近兩年後,兩人仍在等待判決,其案件的審判時間最初預計將持續20天,但最後卻耗時50多天。
過去三年來,香港政府配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打壓新聞界的行動,以國安法和其他法律起訴至少28名媒體工作者與新聞自由捍衛人士,其中12人仍遭拘押。港府並迫使獨立日報《蘋果日報》及《立場新聞》關閉,在此同時,另有六間媒體因壓力而不得不解散。
在短短20年內,香港的排名從第18名大幅下滑,在無國界記者2023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所衡量的180個國家地區中名列第140。中國在指數所評估的180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179名。
![](/sites/default/files/styles/mobile_paragraphe_media_medium/public/medias/image/2023/12/RSF%20HK.jpeg?itok=daspk9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