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設備、訓練與資金——無國界記者為烏克蘭記者提供協助

過去六個月以來,無國界記者(RSF)已陪伴並協助600多名報導烏克蘭戰事的記者,透過於利維夫與基輔設立的新聞自由中心提供安全設備、財務及心理支援,以及急救、人身和心理安全訓練。

以烏克蘭文閱讀 / Читати українською
以俄文閱讀 / Читать на русском

俄國於2022年2月24日對烏克蘭開戰,這場戰爭同時也是徹頭徹尾的「資訊戰」。烏克蘭記者必須投入戰事報導,加上世界各地的記者紛紛前往烏國,根據烏克蘭當局所登記資料,目前約有9,000名烏克蘭與外國記者報導這場戰事。

在過去六個月裡,共有8名記者於烏克蘭工作期間遭到殺害、16名記者受傷。其中兩人為烏克蘭攝影記者李文(Maks Levin)與法國影音記者伊姆霍夫(Frédéric Leclerc-Imhoff),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報導這場戰事。除提交申訴、採取其他司法行動以維護戰爭罪行的受害者之外,無國界記者更執行一系列的活動協助戰地記者並改善其安全條件。至8月1日為止,已有600多名烏克蘭與外國記者受益。

利維夫與基輔新聞自由中心已向224名記者借出防護設備

俄國入侵烏克蘭兩周後,無國界記者在西部利維夫市的烏克蘭媒體中心內開設新聞自由中心,讓記者可免費租用個人防護設備。無國界記者秘書長德洛瓦(Christophe Deloire)、大眾資訊機構(IMI,無國界記者於烏國合作的NGO)主任羅曼紐克(Oksana Romaniuk)與新聞自由中心專員奎瑞(Alexander Quéry)出席了3月11日的開幕儀式。

為回應租用設備的需求,在俄軍從首都近郊撤退後,無國界記者於5月18日在基輔的IMI大樓內開設第二座新聞自由中心,以擴展長期以來為記者所提供協助。

在將近六個月的時間裡,無國界記者的兩處新聞自由中心已為224名記者提供防護設備,其中約四分之一為女性(至8月1日為止的統計數據)。這些記者共來自29個國家,以烏克蘭記者所佔比例最高。

向記者借出555件防彈背心與549頂頭盔

透過與其夥伴IMI及烏克蘭全國記者聯盟(NUJU)的密切合作(兩者同時也協助配送無國界記者所提供的設備),無國界記者得以為烏克蘭及外國記者提供下列資源:

  • 555件防彈背心
  • 549頂頭盔
  • 1,011份急救包
  • 342顆太陽能電池
  • 50個Proton VPN與電子郵件無限存取帳號

為175名記者提供安全與急救訓練

為協助因應建立避險能力的需求,無國界記者推出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編寫的手冊《記者安全指南》,為前往高風險地區的記者提供實務建議,NUJU已將其翻為烏克蘭文。無國界記者並以烏克蘭文和英文籌辦訓練課程,目前已有175名記者參加。

訓練課程旨在協助記者於戰爭中保護自己與獨立作業,其教學單元著重下列主題:

  • 人身安全
  • 心理安全
  • 急救

新規劃的一系列訓練課程從9月起將於基輔舉行,其首要對象為烏克蘭記者。

92名烏克蘭記者與24家烏克蘭媒體獲得財務支援

無國界記者建立了個案財務補助金系統,協助因開戰而身陷險境的烏克蘭獨立記者及其家人。如經當地合作夥伴認定為面臨困境者,無國界記者將協助支付下列費用:

  • 記者帶著年幼或年長親屬從敵軍佔領區、前線或類似環境緊急撤離後,重新安頓所需的費用。
  • 在從事新聞工作時受傷的醫療費用。
  • 獨立記者修理更換受損或遭沒入設備的費用。

在過去六個月間,共有92名烏克蘭記者 - 其中62人為女性(67%)- 收到無國界記者提供的此類財務援助,援助管道主要為無國界記者的夥伴IMI及當地記者聯盟NUJU,但也有部分個案是由無國界記者援助部門直接提供。

在此同時,共有24家烏克蘭獨立媒體獲得補助金,助其在因戰事影響而失去收入後(因缺少廣告、訂閱人數下降等)支付營運費用。這些媒體多位於戰爭影響最為嚴重的南部與東部地區,為了對抗嘗試進行宣傳與散佈不實資訊的行動,當地民眾較以往更加需要可靠獨立的新聞資訊。

心理援助

無國界記者並規劃與提供使用Eutelmed線上平台的機會,讓記者可獲得心理層面的支援,Eutelmed能夠提供預防性及自我評估資源,以及隨時有人傾聽的熱線電話。此平台也可為部分使用者以其慣用語言提供諮詢服務,包括烏克蘭語和俄語。在目前曾使用無國界記者服務的記者中,73%為女性。

RSF 強烈鼓勵在烏克蘭的媒體專業人士向[email protected]分享他們對培訓和心理支持的需求和請求。 

前述援助之所以得以實行,應歸功於下列單位所提供的財務協助:艾德斯姆基金會(Adessium Foundation)、歐盟執委會、法蘭西基金會(Fondation de France)、弗里特奧德基金會(Fritt Ord Foundation)、博杜安國王基金會(King Baudouin Foundation)與國家彩券(英國及美國)、克拉曼家族基金會(Klarman Family Foundation )、聚光燈基金會(Limelight Foundation)、檸檬草基金會(Lemongrass Foundation)、橡木基金會(Oak Foundation)、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s)、舍弗林基金會(Schöpflin Foundation)、民主基金會(Stiftung für Demokratie)、駐法國台北代表處(Taipei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France)、獲Google.org Charitable Giving資金贊助的潮汐基金會(Tides Foundatio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源泉慈善基金(Wellspring Philanthropic Fund)。

無國界記者另外要向Association des journalistes scientifiques et de la presse d’information(AJSPI)、Chabalier & Associates Press Agency(CAPA)、自由新聞無限(FPU)、裴克信託(Rory Peck Trust)和《華盛頓郵報》所提供的支援致謝。

Image
61/ 180
分數 : 65
Publié 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