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蘋果日報》關閉一年後仍有七人遭拘押

香港最大的反對派中文報紙《蘋果日報》於一年前被迫關閉,報社的七名職員(包含其創辦人黎智英)至今仍遭拘禁,並可能因涉嫌危害國家安全而遭判無期徒刑。
2021年6月24日,在警方突襲搜查其辦公室、政府將其母公司的資產凍結後,香港最大的反對派中文報紙《蘋果日報》被迫關閉。一年後,報社的七名前職員(包含其創辦人黎智英)仍遭拘押,並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詳見下方完整名單)。為將起訴行為正當化,港府收集了超過150份報社所發表文章、評論與影片,宣稱這些出版物在國安法的規定下皆涉嫌「犯罪」。
無國界記者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Cédric Alviani)表示,「在迫使媒體關閉一年後,港府仍對《蘋果日報》的前職員進行司法騷擾,此舉向香港所有記者發出令人心寒的訊號。」他並敦促民主國家「對北京當局施加更多壓力,使其撤回對被告的控訴並立即釋放牢中關押者」。
無國界記者於2021年提交兩份申訴,敦促聯合國「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香港的新聞自由,並促使當局立即釋放《蘋果日報》創辦人暨無國界記者新聞自由獎得主黎智英。
12月時,中國政府也以國安法為由關閉中文新聞網站《立場新聞》,而壟罩香港記者的恐懼氛圍至少導致五間小型媒體結束營運,包括上周關閉的獨立通訊社傳真社。
在2021年12月發表的《中國新聞業大躍退》報告中,無國界記者揭露中國政府所建立的審查與資訊控制系統,及其對全球新聞自由與民主的威脅。
香港過去曾是新聞自由的堡壘,但在無國界記者世界新聞自由指數的排名中,卻從2021年的第80名滑落至2022年的第148名,為當年度指數名次跌幅最高者。中國在指數所評估的180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175名。
七名遭到拘押的《蘋果日報》職員
黎智英,74歲,媒體創辦人
- 拘押開始時間:2020年12月,因於2019年及2020年參與四場「未經批准」的抗議活動,已被判處總計20個月的有期徒刑。
- 指控:六項罪名,從「串謀發布煽動刊物」及「詐欺」到「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
- 最重刑度:無期徒刑
張劍虹,59歲,行政總裁
- 拘押開始時間:2021年6月17日
- 指控:「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及「串謀發布煽動刊物」
- 最重刑度:無期徒刑
羅偉光(Ryan Law),47歲,總編
- 拘押開始時間:2020年12月,因參與四場不同的民主派集會,已被判處總計20個月的有期徒刑。
- 指控:「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及「串謀發布煽動刊物」
- 最重刑度:無期徒刑
林文宗,51歲,執行主編
- 拘押開始時間:2021年6月17日
- 指控:「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及「串謀發布煽動刊物」
- 最重刑度:無期徒刑
陳沛敏,51歲,副社長
- 拘押開始時間:2021年7月21日
- 指控:「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及「串謀發布煽動刊物」
- 最重刑度:無期徒刑
馮偉光(又名「盧峯」),57歲,《蘋果日報》英文版執行總編/主筆
- 拘押開始時間:2021年7月21日
- 指控:「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及「串謀發布煽動刊物」
- 最重刑度:無期徒刑
楊清奇(又名「李平」),55歲,主筆
- 拘押開始時間:2021年7月21日
- 指控:「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及「串謀發布煽動刊物」
最重刑度:無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