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記者執行長柏儒廷與台灣總統賴清德會面

無國界記者(RSF)執行長柏儒廷(Thibaut Bruttin) 今日與台灣總統賴清德會面,向其建議可強化台灣民主以對抗不實資訊的措施。

柏儒廷於2024年10月16日前往台北,與台灣總統賴清德、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及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會面。和柏儒廷同行與會者包括1989年天安門廣場運動的關鍵人物、無國界記者榮譽董事吾爾開希,以及設於台北的無國界記者亞太區辦事處三名代表:辦事處代表艾瑋昂(Cédric Alviani)、倡議經理白奧蘭(Aleksandra Bielakowska)及發展與專案經理夏塔熙(Shataakshi Verma)。

柏儒廷讚揚台灣在無國界記者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的進步;2023年至2024年間,台灣從180國中的第35名上升至第27名。然而,他也強調台灣需要全面改革媒體法規。柏儒廷介紹了無國界記者改善新聞自由的創新解決方案,包括史上第一項ISO認證媒體素質標準新聞信任計畫(JTI)、《人工智慧與新聞業巴黎憲章》,以及用於打擊全球宣傳及不實資訊的「宣傳資訊監控」(Propaganda Monitor)計畫。

「台灣的新聞自由程度在該地區領先他國,且是華語世界唯一的民主國家,我們深信改革媒體法規、使其符合國際上的最佳實務,此舉對台灣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台灣媒體將可藉此重獲大眾信任,這不僅是打擊不實資訊的必要條件,也可保證媒體能夠在平台的霸權下長久存續。」

柏儒廷(Thibaut Bruttin)
無國界記者執行長

柏儒廷訪台期間適逢無國界記者舉辦首次亞太區特派員研討會(無國界記者地區特派員的內部會議),以及無國界記者台北辦事處成立七週年的慶祝活動。200多位思想領袖出席這場慶祝晚宴。2017年時,無國界記者前執行長德洛瓦(Christophe Deloire)也曾獲時任台灣總統蔡英文接見

自由民主的國家台灣是該地區新聞自由典範,但卻面臨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漸增長的媒體干預,中國更咄咄逼人地宣稱擁有該島主權。由於台灣高度分化和充斥煽腥色的媒體環境,僅十分之三的台灣人表示自己信任媒體,使其成為媒體信任度最低的民主國家之一。

閱讀無國界記者於2024年10月8日在三家台灣媒體上發表的評論文章:《台北時報》(英文)、《天下雜誌》及《自由時報》(中文)。

Image
27/ 180
分數 : 76.13
Publié 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