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歡慶節日背後,隱藏著中國政府對記者的猛烈鎮壓
![](/sites/default/files/styles/mobile_entete_full/public/medias/image/2024/11/XiJinping.jpg?h=f860b134&itok=rCK5y7_1)
在中國近期慶祝「記者節」的同時,無國界記者(RSF)呼籲各界關注中國政府對新聞自由的極力打壓,此情況已危及獨立新聞的存續。從對關押記者施以酷刑到任意監禁與系統性審查及騷擾,下文列出中國用於打壓記者的五項駭人手段。
「中國政府慶祝『記者節』的做法無法愚弄任何人。我們必須指出,在這種宣傳的展示下,北京對新聞自由的殘酷鎮壓正危及該國新聞業存續。我們呼籲國際社會增加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迫其停止違反中國憲法保障的新聞自由原則。」
五大鎮壓手段突顯出中國新聞自由所面臨的嚴重危機:
-
記者遭殺害、虐待和酷刑折磨:政府以暴力對待記者的情況極其普遍。2023年11月,獨立記者孫林發表影片抗議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數天後便在家中遭國安人員毆打致死。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和無國界記者新聞自由獎得主劉曉波與政治評論人楊同彥皆因在牢中無法接受癌症治療而去世。
-
監禁記者人數全球最多:由於對記者進行系統性囚禁,中國目前至少已關押122名記者和新聞自由支持者,其中包括中國記者張展,她因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而在牢中服刑四年,近期又因「尋釁滋事」再次遭到刑事拘留。
-
騷擾和監視:報導敏感話題的記者經常遭到跟蹤監視。根據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的2024年度報告,絕大多數(81%)受訪記者認為當局「可能或絕對」已經入侵其通訊應用程式微信,且有五分之四的記者表示自己曾遭受妨礙、騷擾或暴力。
-
壓制外國新聞工作:中國政府越來越常使用簽證武器化政策限制外國記者入境。在FCCC的2024年調查中,近三分之一的記者表示其新聞編輯室無法雇用必要記者,因此面臨人手短缺的問題。
- 跨國壓迫:中國政府將對新聞自由的鎮壓擴展至境外遠方。瑞典出版人桂民海於2015年在泰國被擄,後於中國遭判刑10年。居住海外的維吾爾族記者也是當局的主要目標,例如Kasim Abdurehim Kashgar的朋友便遭當局拘禁以報復其新聞工作。
自2012年掌權後,習近平主席便開始重建令人回想起毛澤東時代的媒體文化,將自由搜尋或分享資訊視為犯罪。在《中國新聞業大躍退》報告中,無國界記者揭露中國政府控管國內外媒體及資訊的各式行動。
在無國界記者2024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所評估的180個國家地區中,中國排名接近墊底(第17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