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欢庆节日背后,隐藏着中国政府对记者的猛烈镇压
![](/sites/default/files/styles/mobile_entete_full/public/medias/image/2024/11/XiJinping.jpg?h=f860b134&itok=rCK5y7_1)
在中国近期庆祝“记者节”的同时,无国界记者(RSF)呼吁各界关注中国政府对新闻自由的极力打压,此情况已危及独立新闻的存续。从对关押记者施以酷刑到任意监禁与系统性审查及骚扰,下文列出中国用于打压记者的五项骇人手段。
“中国政府庆祝‘记者节’的做法无法愚弄任何人。我们必须指出,在这种宣传的展示下,北京对新闻自由的残酷镇压正危及该国新闻业存续。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增加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迫其停止违反中国宪法保障的新闻自由原则。
五大镇压手段突显出中国新闻自由所面临的严重危机:
-
记者遭杀害、虐待和酷刑折磨:政府以暴力对待记者的情况极其普遍。 2023年11月,独立记者孙林发表影片抗议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数天后便在家中遭国安人员殴打致死。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和无国界记者新闻自由奖得主刘晓波与政治评论人杨同彦皆因在牢中无法接受癌症治疗而去世。
-
监禁记者人数全球最多:由于对记者进行系统性囚禁,中国目前至少已关押122名记者和新闻自由支持者,其中包括中国记者张展,她因报导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而在牢中服刑四年,近期又因“寻衅滋事”再次遭到刑事拘留。
-
骚扰和监视:报导敏感话题的记者经常遭到跟踪监视。根据驻华外国记者协会(FCCC)的2024年度报告,绝大多数(81%)受访记者认为当局“可能或绝对”已经入侵其通讯应用軟件微信,且有五分之四的记者表示自己曾遭受妨碍、骚扰或暴力。
-
压制外国新闻工作:中国政府越来越常使用签证武器化政策限制外国记者入境。在FCCC的2024年调查中,近三分之一的记者表示其新闻编辑室无法雇用必要记者,因此面临人手短缺的问题。
- 跨国压迫:中国政府将对新闻自由的镇压扩展至境外远方。瑞典出版人桂民海于2015年在泰国被掳,后于中国遭判刑10年。居住海外的维吾尔族记者也是当局的主要目标,例如Kasim Abdurehim Kashgar的朋友便遭当局拘禁以报复其新闻工作。
自2012年掌权后,习近平主席便开始重建令人回想起毛泽东时代的媒体文化,将自由获取或传播信息视为犯罪。在《中国新闻业大跃退》报告中,无国界记者揭露中国政府控管国内外媒体及资讯的各式行动。
在无国界记者2024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所评估的180个国家地区中,中国排名接近垫底(第172名)。